首頁‎ > ‎親職專區‎ > ‎

泳起來計畫

教育部推動「泳起來專案計畫」政策說帖

9928

壹、     現況評析

一、學生溺水死亡率逐年降低但仍高於先進國家

(一)我國每10萬名學生溺水死亡率從941.695 1.31961.14971.24降至98年的1.08

(二)依據WHO(2001)統計,0-14歲兒童每10萬人溺水死亡率南韓為1.5、日本為 0.6、澳洲為0.5、英國為0.1,均低於我國。

二、學校游泳池數量不足、分布不均城鄉差距大

(一)我國平均每10萬名學生擁有9.6座學校游泳池,相較法國14
     
座、英國40座及鄰近日本188座為低。

(二)全國各級學校只有455座游泳池,僅占總校數4,033校的11% 且分布不均,其中台北市有游泳池之學校比例為43%,而有15個縣市則低於10%

三、游泳教學政策缺乏長期與整體規劃

(一)本部自91年起即陸續推動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,惟囿於預算及軟硬體建設,統計98年度各級學校應屆畢業生學會游泳(國小15公尺、國中25公尺及高中以上50公尺)平均僅占42%,比率偏低。

(二)缺乏長期系統化整體性規劃及管考機制。

貳、     三大政策目標

一、重視學生生命權與健康權:逐年降低學生溺水死亡率,並提高學生游泳能力與體適能。

二、縮短游泳資源城鄉差距:推動偏遠及中南部地區優先活化、改建 
   
及新建學校游泳池與游泳教學。

三、保障弱勢學生學習游泳權益:每年優先協助至少五萬名低收入家庭、原住民、偏遠、山地、離島地區及學校無游泳池之弱勢族群學生,學習游泳的權益與機會。

參、五項具體保證

一、不會排擠營養午餐及其他運動推展:平均1年每縣市僅能獲補助
   
新建0.5座及改建0.5座溫水游泳池,絕
對不會只偏重游泳運動
   
排擠學生午餐經費及推展棒球、籃球、排球、足球、民俗體育、 
   
拔河、舞蹈等運動。

二、    保證不會變成蚊子池:新改建游泳池計畫不會強迫縣市蓋游泳池,相反地,縣市必須根據地方及教學需求,提出管理及經營配套措施,經審查通過後,方予補助。審查原則包括游泳池使用人數規模及開放社區使用效益等。部分學校適合委外則以委外方式永續經營,部分條件不利於委外的學校,將補助經費協助經營管理,不會產生蚊子池。

三、    游泳池用水循環使用不浪費:一切規劃設計以「節能」為首要目標,利用「池水循環系統」使水資源再循環利用、運用「池水循環過濾系統」及「池水消毒系統」以確保水質符合標準以及設置「水回收再利用系統」,使游泳池水可提供操場灑水,沖洗廁所、水溝或場地等用途,且缺水時間得不開放,以民生用水最優先。

四、    善用民間游泳資源:業委請專業團體推薦合法及優良之民間游泳池經營業者,輔導無游泳池學校與優良民間業者合作進行游泳教學,部分補助必要之交通費、教練鐘點費及場地費等,以保障學生學習游泳的權利與機會。

五、嚴格審查縣市政府提出申請及配套措施:依據地方需求、經營維
   
護配套措施、營運效益評估、縮短城鄉差距等優先順序以及受惠
   
學生數多寡為審查基準,以發揮游泳池最大使用效益。

肆、經費需求

為提升學生游泳及水中自救能力,政府以12年為期,分階段長期規劃學生游泳教學,第1階段4(99102)預定編列39億元,99年編列4億多元,100102年預計各編列11億多元;至第23階段將視縣市實際申請需求再逐年編列預算。

伍、預期效益(110)

一、提升檢測合格率:每年畢業學生增加3.25%學會游泳,到110年達80%學會率。

二、改善硬體設施:優先活化現有445座游泳池,並逐年改建溫水設
   
施及新建25 x 15公尺溫水泳池,預計12年現有游泳池冷改
   
150座及新建溫水游泳池150座,游泳池比率提升至15%

三、  降低學生死亡率:每10萬名學生溺水死亡率降至0.5

四、照顧弱勢學生:優先提供游泳資源,每年協助五萬名弱勢學生學習游泳。

五、增進學校游泳師資知能:每年調訓900位學校游泳師資,以充實師資專業,提升教學知能。

ĉ
中原,
2012年1月30日 清晨6:19
Comments